八旗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回复: 0

亚马逊云科技16年存储服务创新之路:8个存储层级,更低成本 ...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11-25 18: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马逊云科技并不是一家专业的存储公司,但它对行业的影响力丝毫不弱于专业的存储公司。作为世界上首个公有云存储服务,亚马逊云科技的Amazon S3自2006年3月14日推出以来,其存储的对象数量已经超过 200 万亿个,每秒需要处理数千万个请求,已经成为对象存储的事实标准,各大云服务商纷纷兼容Amazon S3。今天,亚马逊云科技的存储层级已经增加到8个,拥有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备份、容灾以及边缘网络和数据传输等众多存储服务。与此同时,各种存储服务的成本也逐年下降,16年来存储成本大约降低了7倍。
很显然,服务种类的不断丰富、成本的持续下降以及越来越好的用户体验都得益于亚马逊云科技在存储技术上的持续创新。据悉,仅在过去一年亚马逊云科技就发布了130多项新的存储服务及功能,包括为归档数据提供毫秒级云上检索的Amazon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将智能分层功能拓展至云原生文件存储Amazon Elastic File System(Amazon EFS),针对云端不同工作负载专门构建Amazon FSx文件存储系列服务,以及进一步深化Amazon Backup统一数据保护功能至更多工作负载等。


01 智能分层:更低成本,更敏捷
全球数据量正在迅速增长,这带来了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IDC预测,在2020-2025年全球数据创建和复制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23%。面对高速增长的存储需求,存储成本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支出,而降低成本也成为亚马逊云科技一个重要的目标。
“亚马逊云科技从推出第一个云服务Amazon S3到今天已经整整16年。我们一直在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优化成本,为用户节约存储所需要花的钱。”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表示。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陈晓建

事实也正如陈晓建所言,在满足同样存储需求的前提下,用户的成本有明显下降。以亚马逊云科技去年12月份推出了Amazon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为例,它属于归档存储的一种,其价格和普通的Amazon S3 Glacier相当,但数据的取回速度是毫秒级的(Glacier是分钟甚至小时级)。有了这项服务以后用户可以兼顾低成本和高性能。又如,去年12月亚马逊云科技宣布将全球9大可用区域的两个主要产品Amazon S3 Standard In Frequent Access和Amazon S3 One Zone In Frequent Access价格降低了31%,也是直接降低了用户的存储成本。
同时,众所周知,存储服务的成本是和存储性能紧密相关的,更高的性能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成本支出,而亚马逊云科技的技术很好地帮助用户实现了成本和性能的平衡,这就是智能分层技术。
一般而言,访问频度高和性能要求高存储成本自然也较高。亚马逊云科技的存储服务有8个层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访问频度和不同性能要求的存储需求。不过,要正确地为自己的存储内容选择合适的存储层级并不容易,因为存储需求可能随时发生变化。比如,有些存储原先设计时是频度很低的归档存储,很可能因为业务需求的变化变成了热存储。


亚马逊云科技于2018年推出的Amazon S3智能分层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Amazon S3 智能分层可根据访问频次自动将数据移动到最经济的访问层,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不会产生额外的检索费用或运营开销。比如,如果客户将每年仅访问几次的数据从 Amazon S3 Standard-IA 迁移到Amazon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就可节省高达近70%的存储成本。
Nagarro就是亚马逊云科技的智能分层技术的受益者之一。Nagarro公司是以IT咨询和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全球化公司,在全球多个区域都采用了Amazon S3服务。据Nagarro中国区首席架构师郭亮介绍在智能分层技术之前,Nagarro需要自己定义哪些是冷存储、哪些是热存储,费时且效果也不佳。智能分层技术推出以后,Nagarro使用了这项服务,帮助它节省了70%的存储成本,而且性能上没有任何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亚马逊云科技还将智能分层服务从对象存储扩展至云原生文件存储Amazon EFS。根据是单可用区还是多可用区、是热数据还是温数据,Amazon EFS分别提供了四种存储等级分层,用户可以制定数据生命周期策略,将数据移动到非频繁访问层,需要访问时可以自动移动数据到标准层。通过这项分层存储功能,可节省高达72%的存储成本。
“亚马逊云科技的用户可以把Amazon S3智能分层作为默认的数据选择,而不用担心多达8层的数据分层,把复杂的存储运维工作交给亚马逊云科技打理,而用户可以聚焦在如何为业务赋能。”陈晓建表示。
02 专门构建:更好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
在过去的16年里,亚马逊云科技不仅在不断丰富Amazon S3的服务种类,同时还推出了共享文件系统服务Amazon EFS,以支持各种云原生应用。与此同时,亚马逊云科技还考虑到了各种传统应用的上云需求,为这些传统应用推出了专门的存储服务。
“在ERP、CRM等企业传统应用上云的时候,如果还要按照Amazon S3和Amazon EFS的接口重新改变代码,那没有企业用户愿意这样做,因此保证兼容它们的存储接口而无需修改代码非常重要。”陈晓建表示。
为了帮助客户应对不同工作负载上云需求,在云端轻松且经济地启动和运行主流的文件系统,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Amazon FSx服务。Amazon FSx服务是一个家族,“X”意味着多种文件存储类型,分别满足企业不同的业务需求。
截止到目前,Amazon FSx已经推出了4种,分别是2018年11月份推出的Amazon FSx for Windows和Amazon FSx for Lustre;2021年9月份推出的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2021年11月份推出的Amazon FSx for OpenZFS。
其中,Amazon FSx for windows主要面向Windows应用,完全支持Windows环境,包括ACL文件访问控制权限、与Active Directory兼容等。Amazon FSx for Lustre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新一代Amazon FSx for Lustre能够更好地支持HPC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可提供5倍于前一代服务的单位存储吞吐量,每TB存储的吞吐量高达1GB/秒。
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是亚马逊云科技与NetAPP合作的结晶。云上的NetApp ONAP存储操作系统没有任何功能上的删减,同时还能够无缝地跟线下的ONTAP系统对接。借助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客户的IT系统不需要做任何的改动,便可以将其运营在NetApp或其它NAS设备上的企业本地应用迁移到亚马逊云上。
而Amazon FSx for OpenZFS基于开源的OpenZFS 文件系统构建,专门为Linux环境下的大数据分析设计,适用于对可扩展性、性能和成本效率要求较高的工作负载,如机器学习、电子芯片设计自动化、应用程序构建环境、媒体处理和金融分析等。
03 统一数据保护:更可靠,更安全
对于企业级应用而言,安全和合规是基本要求。因此,如何为企业上云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确保各种合规也成为亚马逊云科技在提供存储服务的一个重要任务,Amazon Backup就是为应对这项挑战而推出的。
Amazon Backup是一个云上的一站式备份服务,借助它用户可满足其业务连续性和合规要求。陈晓建介绍说,Amazon Backup有两个特点:
第一,全面覆盖亚马逊云科技所提供的各项存储服务,包括块存储、对象存储、文件存储、数据库,以及其他计算服务。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一年,亚马逊云科技还将Amazon Backup扩展至Amazon S3和VMware工作负载,让用户可以使用统一的数据保护策略来配置、管理和监督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第二,可以简化备份存储。用户通过其图形的界面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备份管理,从而降低运维的成本。用户还可以通过预设的策略进行自动化的备份,大大降低手动备份可能带来的风险。
而在安全合规上,Amazon Backup深度集成了亚马逊云科技自带的KMS数据加密服务,备份操作权限、数据访问权限可以通过IAM进行细颗粒度监控,以满足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保”等安全合规的要求。
04 结束语
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正在持续走向深入,上云、用数、赋智成为众多企业的转型路径,在此过程中,高效、可靠、更具性价比的存储服务无疑将大大降低企业上云门槛,加速企业上云进程。作为全球云计算的引领者,亚马逊云科技在中国的云计算市场也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正将全球市场积累的云存储技术落地中国,帮助中国企业从存储服务中获得价值,以更好地通过数字化转型加速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八旗云

GMT+8, 2025-10-12 06:23 , Processed in 0.1492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